混合助浸劑氰化浸金技術,屬于低品位復雜難處理金礦氰化提金技術領域。
隨著黃金生產工業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易處理金礦資源日漸貧乏, 占世界金儲量的60%以上的難處理金礦已成為國內外廠家提金的重要原 料;另一方面氰化提金方法之一的堆浸技術,是處理低品位含金氧化礦 的主要方法,從六十年代發展至今,處理規模國外達到百萬噸/堆,國內 達到10萬噸/堆以上,該法雖操作簡單,處理量大,但生產周期長,浸出 率低,資金積壓較多。為了提高金的溶出率和加快金的溶出速度,除加 入必要的氰化物浸金劑如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等和保護堿石灰、 氫氧化鈉外,根據礦石的不同特點,還加一些其它的助浸劑。公知的助 浸劑有很多種,例如加入過氧化鈣、雙氧水以提高溶液的氧化電位,加 速金的氧化溶解;添加水玻璃、淀粉、羧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酰胺等凝聚劑或絮凝劑,加速礦漿的沉降;用某些表面活性劑增加礦石的潤濕性; 加入一些化合物以減低礦石中的有害成份進入浸出液,本文的助浸劑 也是其中一種。在堆浸或全泥氰化過程中,由于鉛鹽能與礦石中的金形成原電池,因而可以促進金的溶解,減小雜質硫、砷、銻的危害,但在 PH值較高的情況下,特別是石灰作保護堿時,鉛鹽會在金粒表面生成氰 化鉛薄膜而抑制金的溶解。鉛鹽的加入量是在一個較大的濃度范圍,在 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由于用量難以掌握和在礦石中分布不勻而使其積極 的一面難以發揮作用。含鉍化合物能夠促進金的溶解,在氰化浸金過程 中作為助浸劑使用,不但原料便宜易得,還能夠克服單純添加鉛鹽產生 的弊病。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含鉍礦物如鉍精礦或有色冶金含鉍副產品作 為原料,制備出一種混合助浸劑,在氰化浸金過程中使用,以縮短氰化 浸金時間,增加礦石處理量,減小雜質危害,從而提高金的浸出率和產 量。
本文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更多技術資料請進www.oportunix.com查詢)
1.鉍鹽的生產工藝及條件:采用含鉍礦物作原料,控制成份為,鉍 19~60%、鉛1~25%、硫6~25%、鐵3-10%、二氧化硅1.5~12%、 銻小于0.3%,經800~830℃溫度氧化焙燒后產出焙砂,按硝酸濃度3N~ 5N,溫度60~70℃,液固比4∶1~6∶1(重量比),浸出時間3~5小時的條件 浸出焙砂,沉清的浸出液經蒸發、濃縮、烘干,得到含硝酸鉍50~85% 的結晶物鉍鹽;
2.混合助浸劑的配方:上述鉍鹽2~20%,硝酸鉛40~80%,硝酸銨 10~40%混合均勻;
3.混合助浸劑使用條件:含金礦石堆浸或全泥氰化過程中,用石灰 或燒堿將浸出液的PH值調到10~10.5,按每噸礦石加0.05~1公斤混合助 浸劑的量分批加入。
本文與已和的傳統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www.oportunix.com):
1.可利用廉價的含鉍礦物如鉍精礦或有色冶金中鉍副產品作原料, 能在更大金礦石雜質含量范圍內使用,由于該混合助浸劑在浸金過程中 的加入,可有效的抑制金礦石中硫、砷、銻等雜質的危害,明顯提高金 的浸出速度,增加礦石的處理量;
2.鉍鹽的制備流程簡單,操作易行,使用過程不改變現有生產工藝 流程,適于一般氰化浸金過程;
3.能夠克服單純添加鉛鹽帶來的不利影響,明顯縮短浸出時間。實 踐表明,只加入0.5公斤/噸醋酸鉛時金的浸出率為71.27%、而加入0.3 公斤/噸混合助浸劑時的浸出率為78.59%。
提金用八九,89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