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塘沽爆炸現場是700多噸的氰化鈉,原來成噸成噸這么多的氰化鈉是用來提煉黃金的,學名叫“氰化鈉堆浸提金術”。?讀讀這篇長文吧。
中國特色的殺雞取卵:氰化鈉 黃金 泥石流
???一、氰化鈉與黃金
2010年:
7月4日,福建龍巖市上杭縣紫金山尾礦潰壩,福建汀江受到氰化鈉污染;
7月28日,吉林樺甸市常山鎮大河水庫發生潰壩,下游5個村莊被沖毀,潰壩真相和具體傷亡人數至今沒有公布,官方通訊只稱“造成巨大人員傷亡”;
8月7日,山東省招遠市一金礦發生火災,16人遇難。
8月8日,甘肅舟曲縣突發特大泥石流災害,泥石流沖進縣城,并截斷白龍河流形成堰塞湖,目前已致702人遇難1000多人失蹤。
紫金、招金,人人皆知:全國著名黃金之鄉。樺甸:有中國黃金第一鄉之稱,長白山下黃金國的美譽。舟曲:西部產金大縣,舟曲–文縣–兩當的白龍河流域、西秦嶺延伸帶號稱亞洲第一大金礦。
短短兩個月,中國東西南北四大黃金之鄉全部遭災,造成巨大人員傷亡。與之相對應的是,從2009年開始,中國超越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連續三年排名全球黃金產量第一
很多人會納悶,較之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諸國,中國不是一個黃金資源大國,而且中國的金礦品位低,開采價值低,何以能成為全球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而且,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等黃金生產大國產量在逐步減少,中國的黃金產量卻在不斷增加,全球黃金產量第一的位置無人能夠撼動!
個中的秘密,就是中國大力推行一種工藝簡單、投資少、建設周期短,成本低,在中國提煉品位低至每噸礦石含0.5克金還能賺大錢的煉金術……氰化鈉堆浸提金術。
是中國人聰明,發明的新工藝嗎?是中國金山多,有資源優勢嗎?回答是No。氰化鈉堆浸提金術是美國人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明的,它源于1900年前美國盜采黃金的賊子們采用的提煉術:偷采金礦的盜賊將礦石碰碎后,放在桶里,一噸礦石加1公斤氰化鈉,把黃金從礦石浸泡出來。
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的金礦更多,為什么不推行這種藝簡單、投資少、建設周期短,成本低的煉金術?原因很簡單,這種煉金工藝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達到摧毀的程序。用這種工藝從貧礦中提煉1克黃金,要用100至300克的劇毒化學物氰化鈉。故此,美國只容許在環保部門的嚴密監管下建立試驗場。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高標準的環保要求之下,用氰化鈉堆浸提煉低品位金礦發不了財,一旦發生泄漏污染,會破罰到破產,故此,他們的商人不敢輕易冒險采用這項高危工藝。
但美國人把這種工藝教給中國人,現在,全球最大的氰化鈉堆浸提金的工場,就在福建龍巖市上杭縣紫金山,每年處理礦石高達200萬
二、尾礦庫與泥石流
7月24日,河南省欒川縣石廟鎮啟源公司尾礦庫潰壩,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伊河大橋垮塌,縣城被淹,造成至少50人死亡。
欒川有中國鉬都之稱,中國學會氰化鈉堆浸提金術后,在沒有嚴格環保標準和環保執法之下,其成本優勢突出,中國的企業又將氰化鈉工藝用于鉬礦的浮選分離,從此,中國大力開挖低品位鉬礦,超越鉬資源極為豐富的美國、智利等美洲國家,成為金球第一產鉬大國。
不僅僅如此,近年來,氰化鈉和堆浸工藝還廣泛地推廣到銅、鎳、鉛鋅等有色金屬貧礦的濕選分離。
尾礦庫就是為儲蓄浸煉過的礦石、礦渣和各種廢水而人工筑造的大型庫池。氰化物和硫酸鈉等化學物浸煉過的礦石、礦渣和廢水有劇烈的毒性、重金屬和污染物,尾礦庫的水只能進不能出,若遇大雨,容易漫壩、潰壩,形成泥石流。欒川伊河大橋垮塌,造成至少50人死亡,起先報道是大雨引發的洪水造成的,后被爆是尾礦庫潰壩。可憐那些上橋觀洪的死難者,他們預設山洪沖不跨伊河橋,卻沒想到,尾礦庫潰壩產生的泥石流把他們連同大橋一起埋葬。
三、殺雞取卵
幾年來,資源相對貧瘠的中國,一直是全球黃金、鉬、鉛、鋅等有色金屬的最大生產國。這是中國敢于犧牲環境、敢于犧牲人命,敢于大量開采低品位貧礦,敢于大規模采用劇毒的氰化,敢于大范圍采用污染嚴重的堆浸工藝而取得的“成就”。它在為中國“雞的屁”(GDP)的增長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氰化煉出無數富翁。
由于礦石品位低,煉一噸金要開采百萬噸的礦石,煉一噸鉬、鉛、鋅也要開采成千上萬噸的礦石。大量礦石的剝采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而經過氰化、硫化、堿化的尾礦和尾礦庫,就是埋在山河之上的一顆顆化學炸彈、核炸彈。
核炸彈!是不是夸張了點?
內蒙古包頭有近百座尾礦庫,其中包綱尾礦壩位于包頭市區12公里、九原區和昆區交界處,周長13.6公里,占地11 平方公里,用GOOGLE地圖很容易就找到。包鋼從白云鄂博采礦,經火車運至包頭選礦廠,將礦石破碎研磨成粉,提煉后將剩余礦漿全部泵到尾礦壩,現儲存尾礦1.5億多噸、水1700多萬立方米。其中有約7萬噸放射性金屬釷。現在這座尾礦壩不斷漏水,監測中發現,尾礦壩周圍水源的放射性物質全部超標。
包鋼的這座尾礦壩,離黃河最近處僅為10公里,在尾礦壩西面不足20米的地方,便是黃河支流——當地人稱為山水渠。每年7月至8月包頭雨季到來之時,洪水卷席從尾礦壩滲出的水,經山水渠一起排入黃河。更為可怕的是,尾礦壩的水“只進不出”,完全靠自然蒸發,只得每年以0.9米的速度不斷加高尾礦壩。包頭處于地層斷裂帶,一旦出現地震或者大規模降雨致使尾礦壩決堤,后果不堪設想。這座尾礦壩設計壽命到2025年,黃河危在旦夕。
金、鉬、鉛、鋅全球產量第一的背后,是中國特色的殺雞取卵。殺的雞是九百萬平方公里的山河水土,貽害的是十四億人和他們的子孫后代;而卵的利益,只有少數人獲得。這也足使少數人富得流油。
問題的關鍵是,在中國,只要有利可謀,就存在經濟學所指的政府失效。故而,貧礦開采、水土流失,氰化、硫化、重金屬污染,潰壩、泥石流,成了無力治理的頑疾。

天山之巔的氰化鈉堆浸提金場,這個噴頭,就用于噴灑氰化鈉溶液



金、鉬、鉛、鋅等有色金屬堆浸工藝正在一步步摧毀環境
